2.2. 底层漫谈与网路理论

嘿!孩子们,该是学习数据封装(Data Encapsulation)的时候了。这很重要。它就是非常的重要,所以如果你是在加州这里上的网路课程,也只能学到皮毛。

基本上我们会讲到这些:数据包的诞生丶将数据包打包["封装"]到第一个协议[所谓的 TFTP 协议]的 header 中[几乎是最底层了],接着将全部的东西[包含 TFTP header]封装到下一个协议中[所谓的 UDP],接着下一个协议[IP],最後衔接到硬件[实体]层上面的协议[所谓的 Ethernet,以太网]。

当另一台电脑收到数据包时,硬件会解开 Ethernet header,而 kernel 会解开 IP 与 UDP header,再来由 TFTP 程序解开 TFTP header,最後程序可以取得数据。

现在我最後要谈个声名狼藉的分层网路模型(Layered Network Model),亦称"ISO/OSI"。这个网路模型介绍了一个网路功能系统,有许多其它模型的优点。例如,你可以写刚好一样的 socket 程序,而不用管数据在实体上是怎麽传送的[Serial丶thin Ethernet丶AUI 之类]。因为在底层的程序会帮你处理这件事。真正的网路硬件与拓朴对 socket 程序设计师而言是透明的。

不罗嗦,我将介绍这个成熟模型的分层。为了网路课程的测验,要记住这些。

  • Application(应用层)

  • Presentation(表现层)

  • Session(会谈层)

  • Transport(传输层)

  • Network(网路层)

  • Data Link(数据链结层)

  • Physical(实体层)

实体层就是硬件(serial丶Ethernet 等)。而应用层你可以尽可能的想像,这是个用户与网路互动的地方。

现在这个模型已经很普及,所以你如果愿意的话,或许可以将它当作是一本汽车修理指南来使用。与 Unix 比较相容的分层模型有:

  • 应用层(Application layer:telnet丶ftp 等)

  • 主机到主机的传输层(Transport layer:TCP丶UDP)

  • 互联网层(Internet layer:IP 与路由遶送)

  • 网路存取层(Network Access Layer:Ethernet丶wi-fi丶诸如此类)

此时,你或许能知道这几层是如何对应到原始数据的封装。

看看在打造一个简单的数据包需要多少工作呢?

天阿!你得自己用"cat"将数据填入数据包的 header 里!

开玩笑的啦。

你对 stream socket 需要做的只有用 send() 将数据送出。而在 datagram socket 需要你做的是,用你所选择的方式封装该数据包,并且用 sendto() 送出。Kernel 会自动帮你建立传输层与网路层,而硬件处理网路存取层。啊!真现代化的技术。

所以该结束我们短暂的网路理论之旅了。

喔!对了,我忘记告诉你我想要谈谈 routing(路由)了。恩,没事!没关系,我不打算全部讲完。

Router(路由器)会解开数据包的 IP header,参考自己的 routing table(路由表)…。如果你真的很想知道,你可以读 IP RFC [9]。如果你永远都不想碰它,其实你也可以过得很好。

[9] http://tools.ietf.org/html/rfc791

译注:

若读者想要深入了解互联网或 TCP/IP 观念,以下是译者推荐的参考文献,这些都是网路 TCP/IP 观念的经典着作。

[C1] Behrouz Forouzan, TCP/IP Protocol Suite, 4 edition, Mcgraw-Hill Inc., 2009.

[C2] Kevin R. Fall and W. Richard Stevens, TCP/IP Illustrated, The Protocols, Vol. 1, 2 edition, Addison-Wesley Inc., 2011.

[C3] Douglas E. Comer, Internetworking with TCP/IP principles, protocols, and architecture, Vol. 1, 6 edition, Pearson education Inc., 2013.

[C4] Pat Eyler, Networking Linux: A Practical Guide to TCP/IP, New Riders Inc., 2001.

Last updat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