📙
Beej's Guide to Network Programming 简体中文版
  • 簡介
  • 联络译者
  • 译者鸣谢
  • 1. 前言
    • 1.1. 本书的读者
    • 1.2. 平台与编译器
    • 1.3. 官方网页与书本
    • 1.4. Solaris/SunOS 程序员要注意的事情
    • 1.5. Windows 程序员要注意的事情
    • 1.6. 来信原则
    • 1.7. 镜像站台(Mirroring)
    • 1.8. 译者该注意的
    • 1.9. 版权与出版(Copyright and Distribution)
  • 2. 何谓 Socket
    • 2.1. 两种 Internet Sockets
    • 2.2. 底层漫谈与网路理论
  • 3. IP address丶结构与数据转换
    • 3.1. IPv4 与 IPv6
      • 31.1. Sub network (子网)
      • 3.1.2. Port Number(连接埠号码)
    • 3.2. Byte Order(字节的顺序)
    • 3.3. 数据结构
    • 3.4. IP address,Part II
      • 3.4.1. Private Network
  • 4. 从 IPv4 移植为 IPv6
  • 5. System call 或 Bust
    • 5.1. getaddrinfo()-准备开始!
    • 5.2. socket()-取得 File Descriptor!
    • 5.3. bind()- 我在哪個 port?
    • 5.4. connect(),嘿!你好。
    • 5.5. listen()-有人会调用我吗?
    • 5.6. accept()-"谢谢你调用 port 3490"
    • 5.7. send() 与 recv()- 宝贝,跟我说说话!
    • 5.8. sendto() 与 recvfrom()- 用 DGRAM 风格跟我说说话
    • 5.9. close() 与 shutdown()-从我面前消失吧!
    • 5.10. getpeername()-你是谁?
    • 5.11. gethostname()-我是誰?
  • 06-Client-Server 基础
    • 6.1. 简易的 Stream Server
    • 6.2. 简易的 Stream Client
    • 6.3. Datagram Sockets
  • 07-高等技术
    • 7.1. Blocking(阻塞)
    • 7.2. select()-同步 I/O 多工
    • 7.3. 不完整传送的後续处理
    • 7.4. Serialization:如何封装数据
    • 7.5. 数据封装
    • 7.6. 广播数据包:Hello World!
  • 8. 常见的问题
  • 9. Man 使用手册
    • 9.1. accept()
    • 9.2. bind()
    • 9.3. connect()
    • close()
    • getaddrinfo(), freeaddrinfo(), gai_strerror()
    • gethostname()
    • gethostbyname(), gethostbyaddr()
    • getnameinfo()
    • getpeername()
    • errno
    • fcntl()
    • htons(), htonl(), ntohs(), ntohl()
    • inet_ntoa(), inet_aton(), inet_addr
    • inet_ntop(), inet_pton()
    • listen()
    • perror(), strerror()
    • poll()
    • recv(), recvfrom()
    • select()
    • setsockopt(), getsockopt()
    • send(), sendto()
    • shutdown()
    • socket()
    • struct sockaddr and pals
  • 10-参考文献
    • 10.1. 书籍
    • 10.2. 网站参考资料
    • 10.3. RFC
  • 11. 原着鸣谢
Powered by GitBook
On this page
Edit on GitHub
  1. 5. System call 或 Bust

5.7. send() 与 recv()- 宝贝,跟我说说话!

这两个用来通讯的函数是透过 stream socket 或 connected datagram ssocket。若你想要使用常规的 unconnected datagram socket,你会需要参考底下的 sendto() 及 recvfrom() 的章节。 send() 调用:

int send(int sockfd, const void *msg, int len, int flags);

sockfd 是你想要送资料过去的 socket descriptor[不论它是不是 socket() 返回的,或是你用 accept() 取得的]。msg 是一个指向你想要传送资料之指标,而 len 是以 byte 为单位的资料长度。而 flags 设置为 0 就好。[更多相关的 flag 资料请见 send() man 手册]。 一些示例代码如下:

char *msg = "Beej was here!";
int len, bytes_sent;
.
.
.
len = strlen(msg);
bytes_sent = send(sockfd, msg, len, 0);
.
.
.

send() 会返回实际有送出的 byte 数目,这可能会少於你所要传送的数目!有时候你告诉 send() 要送整笔的资料,而它就是无法处理这麽多资料。它只会尽量将资料送出,并认为你之後会再次送出剩下没送出的部分。 要记住,如果 send() 返回的值与 len 的值不符合的话,你就需要再送出字串剩下的部分。好消息是:如果数据包很小[比 1K 还要小这类的],或许有机会一次就送出全部的东西。 一样,错误时会返回 -1,并将 errno 设置为错误码(error number)。 recv() 调用在许多地方都是类似的:

int recv(int sockfd, void *buf, int len, int flags);

sockfd 是要读取的 socket descriptor,buf 是要记录读到资料的缓冲区(buffer),len 是缓冲区的最大长度,而 flags 可以再设置为 0。[关於 flag 资料的细节请参考 recv() 的 man 手册]。 recv() 返回实际读到并写入到缓冲区的 byte 数目,而错误时返回 -1[并设置相对的 errno]。 等等! recv() 会返回 0,这只能表示一件事情:远端那边已经关闭了你的连接!recv() 返回 0 的值是让你知道这件事情。 这样很简单,不是吗?你现在可以送回数据,并往 stream sockets 迈进!嘻嘻!你是 UNIX 网路程序员了。

Previous5.6. accept()-"谢谢你调用 port 3490"Next5.8. sendto() 与 recvfrom()- 用 DGRAM 风格跟我说说话

Last updated 2 years ago